12岁的女孩乐乐(化名)膝关节长出一个“鸡蛋”,不痛不痒,没有任何不舒服,行动也不受影响。这到底是什么?宁波市临床病理诊断中心医生抽丝剥茧,“鸡蛋”最终被诊断为滑膜肉瘤。
这是一种多发于青少年和年轻人的恶性肿瘤,“小魔丸”早期极具迷惑性:几乎没有痛感,也不碍事。若未及时治疗,任其发展,可能会影响预后,延误至晚期甚至会有生命危险。青少年及年轻人若发现关节附近有持续增大的肿块要提高警惕,尽早就医。
膝关节长出一个“鸡蛋”
肿块是2年前发现的,长在乐乐的左膝关节,当时只有鹅卵石大小。除了按压会有疼痛感之外,身体没有任何不舒服,活动也不受影响。孩子父母带她前往当地医院就诊,磁共振提示:大腿下端有一个囊性灶占位,医生建议先保守治疗。
一年前,在没有明确诱因情况下,肿块开始生长,从鹅卵石长成鸡蛋大小。此时的乐乐仍然没有疼痛、肢体麻木、行动不便或发烧咳嗽等症状。但看着肿块越来越大,父母心里不踏实,于是再次前往医院就诊。
医院门诊初步考虑“膝关节占位”收治入院,又进行了磁共振等系列影像学检查,为进一步明确诊断,医生切取了部分肿块组织,送往宁波市临床病理诊断中心进行病理检查。
抽丝剥茧诊断为滑膜肉瘤
这个肿块到底是何方“妖孽”?“由于这类肿块临床比较少见,且穿刺样本组织数量相对有限,给病理诊断带来很大挑战”,宁波市临床病理诊断中心组织病理一科副主任陈海仁说。为明确诊断,他首先在样本组织学形态上寻找蛛丝马迹,层层剖析,再结合临床病史、影像学部位等特点,初步怀疑肿块是一个滑膜肉瘤。
陈海仁在做病理检查
随后的免疫组化和分子基因检测结果证实了这一猜想,最终确定长在乐乐膝关节上的“鸡蛋”,正是滑膜肉瘤。
陈海仁说,滑膜肉瘤是一种少见的软组织恶性肿瘤,好发于四肢深部软组织(关节附近),但也可能发生于头颈部、躯干、胸腹部,甚至远离关节的位置。15~40岁青少年和年轻人是高发人群,但也可能发生在儿童或老年人身上。
早期“不痛不痒”,容易被误诊
滑膜肉瘤如何预防?
陈海仁说,滑膜肉瘤的病因尚未完全明确,其发生被认为主要与染色体异常有关,无法通过改善生活习惯和方式来预防,最关键的预防在于“关注身体异常,及早就医”。青少年和年轻人要警惕持续存在的肿胀或逐渐增大的肿块,特别是四肢(大腿、膝盖、小腿、脚踝、足部)关节附近,无论是否伴有疼痛,要尽早就医。
“患者两年前就发现了肿块,因为不痛不痒,所以没有深入检查。”陈海仁说,滑膜肉瘤的这一隐匿特征通常是延误诊断的主要原因。流行病学显示,滑膜肉瘤容易被误诊为腱鞘囊肿、滑膜炎等良性病变,大量滑膜肉瘤从出现症状到确诊可能长达2~4年,部分病例甚至超过5年。
值得欣慰的是,虽然滑膜肉瘤属于恶性肿瘤,但随着现代诊疗技术的进步,对于该疾病的治疗也有了多种方案。市民朋友无需过度恐慌,早期发现,及时治疗能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。
综合自宁波晚报
华融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