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您开始阅读本文之前,请先点击“关注”按钮,这样便于我们在后续的讨论和分享中保持联系。感谢您的支持,我会每天陪伴您。
“我希望在祭扫先人的同时,顺便去看看父亲在南京东郊的老宅。”
1985年,孙中山的孙女孙穗英首次回到大陆。在与接待单位商议行程安排时,她提出希望能参观父亲孙科的故居。这个请求在情理之中,但却让接待单位陷入了困境。为此,他们不得不紧急与外事部门沟通,协调南京军区的相关领导,来解决这个问题。
展开剩余86%孙科的故居位于紫金山南麓,建成于1948年。尽管这座别墅是孙科在南京的主要住所,但它并非唯一。当年,孙科选择在中山陵园区内建房,更多是出于“结庐而居,服孝守灵”的文化理念。可惜,别墅竣工不久,解放军便跨过了长江,孙科不得不离开大陆,整个别墅也被解放军接管。
如果孙科故居仅仅是被解放军接管,那么提前安排孙穗英参观似乎不成问题。然而,最大的障碍在于,孙科故居的现主人是许世友。自从许世友住进中山陵8号(孙科故居)后,几乎没有外人能够进入。即使是当地的官员,也需要提前报告秘书,否则便无法随便进门。若许世友知道有人要参观,几乎可以肯定他不会允许。
正在为如何解决许世友问题而焦头烂额时,突然有人提议:“让许世友出去吧。”这一提议立即得到了大家的一致支持。
孙穗英祭扫当天,工作人员借口带许世友外出打猎。为了拖延许世友出发的时间,司机故意多开了几十公里,打猎开始后,工作人员又大声呼喊,故意营造一种热烈的气氛。尽管猎物稀少,大家却因兴致高昂而感染了许世友,他也高兴地跳进了灌木丛。
祭扫活动结束后,孙穗英一行来到了中山陵8号。站在父亲曾经居住的地方,孙穗英的心中充满了感慨。尽管许多父亲的遗物已经不复存在,她还是一一参观了每个房间,细细端详,仿佛回到了童年的时光。
当孙穗英来到后花园时,记忆中的花坛和假山早已消失不见,取而代之的是一片片绿油油的蔬菜和丰硕的瓜果。起初,陪同人员担心她会失望,没想到,孙穗英一边看一边不禁称赞道:“三十多年过去了,这个宅院保养得如此好,真没想到。”
中山陵8号,在南京解放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,曾作为军区的接待所,接待过毛主席、叶剑英等中央领导人。除此之外,大部分时间,这座房子都是空闲的。尤其是在十年动荡期间,许世友也曾在这里度过一段时间,以便方便办公。随着八大军区的领导调整,中山陵8号又重新闲置。
1980年,许世友重新回到南京,搬回了中山陵8号,并开始了大刀阔斧的改造。围墙旁的灌木丛被他砍掉,用来建猪圈;苗圃地被铲平,变成了鱼塘;各种名贵的花草都被移走,取而代之的是大片的“生产地”。每天早晨,许世友便开始组织工组人员安排当天的农活。除了厨师由于腿脚不便,其他人都得参与劳动。一些人原以为能够在许世友身边工作,享受些许安逸,没想到却不得不干活,心中失望,做事也不再认真。许世友发现后,先是批评,接着要求他们返工,直到自己满意为止。很快,中山陵8号变得与外界的喧嚣完全不同,仿佛成了一个自给自足的农庄。
许世友,生来便与土地有着深厚的情感。早在抗日战争时期,由于日军封锁,根据地的军民生活困苦,许世友便号召大家开展生产运动。当时,分给他一块好地,他却不满,亲自选择了荒地开垦,并用自己的双手把几棵大树轻松拔除,为部队开辟出新的耕地。那一年,胶东的军民收获了大丰收。
新中国成立后,许世友响应号召参军,见到农民在田地里辛勤劳作,他毫不犹豫地加入其中,熟练地帮忙打稻谷。尽管累得汗流浃背,但他却似乎陶醉其中。
随着中苏关系的紧张,毛主席提出“备战备荒为人民”的号召,许世友也全力支持,并鼓励军队种粮,减轻国家和人民的负担。在南京军区的海岛地区,耕地稀缺,生活困难。每当许世友上岛视察时,他总会要求官兵修建梯田和水利设施,甚至亲自组织军民在海边修建堤坝,围田种地。
许世友的农业情结和工作风格也体现在他对农副业的重视上。作为江苏省的党政军最高领导,许世友将自己的精力投入到农业生产中,推动农业大发展。他不仅亲自参观农业技术人员的工作,还不断鼓励他们进行新技术的试验。
尽管许世友不擅长与知识分子沟通,但他对农业科技人员却格外重视,经常向他们请教学术问题,并积极采纳新的农业技术。在南京军区工作了二十年,许世友始终非常关注部队的农副业生产。每次检查工作,他都会巡视生产基地,查看猪圈等设施,任何不符合要求的地方,他都会及时批评,做得好的则会得到表扬。
有一次,话剧团的领导提到驻地离市区太远,生活不便,许世友听后大发雷霆,批评团领导不会自己想办法。随后,他安排工兵连帮话剧团和歌舞团各挖了一个鱼塘,解决了部分困难。
中山陵8号改造完成后,许世友自己种菜,基本上每顿饭都不用花钱。有些蔬菜并非南京本地常见的,但许世友却能成功种植,常常出现在他的餐桌上。他的大儿子从大别山到南京探望时,许世友送了他一麻袋地瓜。孙女们喜欢吃甘蔗,于是许世友就在院子里种起了甘蔗。
然而,外面的甘蔗已经成熟,而他自己种的甘蔗却迟迟未熟。等到甘蔗终于成熟,许世友热情地送给了军区的领导们每家一捆,但由于水分不足、口感不如广东的甜,最终这些甘蔗都成了无人问津的干柴禾棒。
就在孙穗英访问中山陵8号前夕,许世友被查出患有肝癌。尽管大家劝他去北京治疗,但许世友始终不肯离开中山陵8号。随着病情的恶化,中央决定派医疗组进驻中山陵8号。国庆节前夕,许世友的病情急剧恶化,整日昏睡不醒,身体虚弱,四肢开始出现瘀斑。经过专家会诊,医护人员一致建议将许世友送往医院抢救。
就在大家担心许世友醒来后可能大发雷霆时,军区司令员决定立即将许世友送到军区总医院。许世友再也没有回到中山陵8号。
在医院的抢救下,许世友渐渐苏醒过来。尽管大家松了一口气,却又心生忧虑,担心他会对这一切感到不满。然而,许世友出人意料地沉默,扫视了一圈周围的人和环境,最后缓缓闭上了眼睛。
或许,许世友早已意识到,他的一生早已走到尽头,也早已知道自己会有这样的一天——离开他生活了最后几年、亲手打造的理想
发布于:天津市华融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